建设“无废城市”,让垃圾不再围城
发布者:绿富域资源再生 发布时间:2019-7-16 16:45:27
建设“无废城市”,让垃圾不再围城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产生固体废物量最大的国家,每年新增固体废物100亿吨左右,历史堆存总量高达600亿吨~700亿吨。固体废物产生强度高、利用不充分,部分城市“垃圾围城”问题十分突出。面对这些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首次提出“无废城市”概念,政府相继出台《“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编制指南》等政策,生态环境部宣告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名单……什么是“无废城市”?如何选?怎么建?对社会价值、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带来哪些影响?本文将围绕这些目前被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详细阐述。
1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个左右有条件、有基础、规模适当的城市,在全市域范围内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计划到2020年,系统构建“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探索建立“无废城市”建设综合管理制度和技术体系,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无废城市”建设示范模式。
“无废城市”的首倡者、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解读《方案》时表示,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对推动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促进城市绿色发展转型,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宜居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何为“无废城市”
“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无废城市”并非是杜绝垃圾的产生,也不意味着将垃圾完全资源化利用,而是采用新的经济体系和社会发展模式,最终实现整个城市垃圾产生量最小、资源化利用充分、处置安全的目标。这需要政府长期探索与实践。
在 看来,我国当前现状是部分地区在城市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对于固体废物减量、回收、利用与处置等问题重视不够、考虑不足,严重影响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他认为,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使提升固体废物综合管理水平与推进城市供给侧改革相衔接,与城市建设和管理有机融合,不仅推动城市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工业和农业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同时提高城市的绿色发展水平。
“无废城市”怎么选
5月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名单公告,宣告了开展“无废城市”建设的试点城市。据了解,全国23个省区市共推荐59个候选城市,最终选中11个,入选率约18.6%。
11个城市分别是广东省深圳市、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安徽省铜陵市、山东省威海市、重庆市(主城区)、浙江省绍兴市、海南省三亚市、河南省许昌市、江苏省徐州市、辽宁省盘锦市、青海省西宁市。同时,将河北雄安新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新天津生态城、福建省光泽县、江西省瑞金市作为特例,参照“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一并推动。
试点城市横跨中国南北东西,其中既包括了生态环境佳的深圳,也有曾经污染十分严重的钢城包头。那么,为何选中的是这11个城市?
根据《方案》,“无废城市”的建设试点应是有条件、有基础、且规模适当的城市。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进一步解释,“无废城市”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在筛选试点城市时,首先要考虑国家战略布局,在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规划区域,选择具有代表性、带动作用比较强的城市;其次,要综合考虑东中西部不同区域的产业特点,以及地方政府的积极性等因素,优先选取开展过或正在开展各类固废回收利用试点,并且取得积极成效的城市;再次,就是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中选取基础较好的城市。被选中的这11个试点城市满足这些条件。
“无废城市”如何建
作为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模式,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无废城市”的建设,有其紧迫性。其建设重点在于推进固废源头处理的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填埋量,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化发展。从根本上解决自然资源瓶颈,以及废物处置对稀缺土地资源的占用问题。
在试点城市名单公布后,生态环境部紧接着印发的《“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编制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试点城市需坚持问题导向、统筹协调、责任明晰的原则,梳理当地城市发展基本情况、固体废物管理现状和城市固体废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要从试点城市的发展角度梳理固体废物管理现状;分析试点城市在现有社会经济和管理机制条件下,主要类别固体废物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对照《方案》提出的目标要求,从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实现城市管理与固体废物管理有机融合,最大限度减少固体废物产生、推动资源化利用,保障安全处置防控环境风险的角度,梳理法规标准、政策制度、技术装备、市场经济手段、绩效评价、政绩考核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分析主要原因。
同时,《指南》也明确提出试点任务:要推动区域工业高质量发展与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总量趋零增长;要推动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与主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要推动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与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要推动危险废物全过程规范化管理与全面安全管控;要推动固体废物精细化综合管理与三产发展协同融合。围绕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家庭等不同社会单元,广泛开展“无废城市”理念和措施的宣传推广,不断提高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社会知晓度、公众参与度和满意度,促进形成“无废城市”建设的社会氛围。
关于建设的具体举措方面,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副主任臧文超在采访中强调,在试点阶段,“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应该更加注重补短板。主要围绕理顺城市层面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与循环利用的体制和长效机制下功夫,包括建立部门责任清单,集成国家单项试点可推广应用的制度,探索建立固体废物综合管理制度和技术体系等。
与此同时,业内专家也提出了一些建设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表示,在“无废城市”的先期探索中,要加快解决关键环节中的阻碍要素,比如多头管理的混乱体系,中介、黄牛等扰乱正常市场秩序的因素。
有机构预测,“无废城市”建设的背后与数万亿市场空间挂钩,其收获的社会价值和生态效益将得到充分体现。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李金惠指出,全国每年新增固体废物100多亿吨,快递包装等新业态带来的固体废物问题也不容忽视,部分地区垃圾围城、垃圾遍野已经成为民心之痛、民生之患。目前,我国600多座大中城市中,有2/3陷入垃圾包围之中,1/4没有堆放垃圾的合适场所。而我国城市垃圾产量超过4亿吨,这意味着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潜力非常大。
我国历年堆存的工业固体废物总量达600亿~700亿吨,固废市场成仅次于水务的第二大环保产业。权威预计,我国固废市场规模将从占环保投资总额不到10%增至“十三五”的25%左右。到2030年,中国固废分类资源化利用的产值规模将达到7万亿元~8万亿元,带动4000万个~5000万个就业岗位,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柱和经济增长新动能。
由此可见,“固废”并不是没有经济效益的“废物垃圾”,其对应的是数万亿的环保市场,此次“无废城市”试点城市的确定,势必将开启一场效益环保战,无论是企业招商引进,还是当地城市企业产业升级都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同时,在关注“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同时,“无废城市”建设还将产生很大的社会价值和生态效益。 表示,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将引导全社会减少固体废物产生,提升城市固体废物管理水平,加快解决久拖不决的固体废物污染问题,使提升固体废物综合管理水平与推进城市供给侧改革相衔接,将直接产生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产生固体废物量最大的国家,每年新增固体废物100亿吨左右,历史堆存总量高达600亿吨~700亿吨。固体废物产生强度高、利用不充分,部分城市“垃圾围城”问题十分突出。面对这些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首次提出“无废城市”概念,政府相继出台《“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编制指南》等政策,生态环境部宣告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名单……什么是“无废城市”?如何选?怎么建?对社会价值、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带来哪些影响?本文将围绕这些目前被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详细阐述。
1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个左右有条件、有基础、规模适当的城市,在全市域范围内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计划到2020年,系统构建“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探索建立“无废城市”建设综合管理制度和技术体系,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无废城市”建设示范模式。
“无废城市”的首倡者、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解读《方案》时表示,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对推动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促进城市绿色发展转型,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宜居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何为“无废城市”
“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无废城市”并非是杜绝垃圾的产生,也不意味着将垃圾完全资源化利用,而是采用新的经济体系和社会发展模式,最终实现整个城市垃圾产生量最小、资源化利用充分、处置安全的目标。这需要政府长期探索与实践。
在 看来,我国当前现状是部分地区在城市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对于固体废物减量、回收、利用与处置等问题重视不够、考虑不足,严重影响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他认为,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使提升固体废物综合管理水平与推进城市供给侧改革相衔接,与城市建设和管理有机融合,不仅推动城市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工业和农业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同时提高城市的绿色发展水平。
“无废城市”怎么选
5月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名单公告,宣告了开展“无废城市”建设的试点城市。据了解,全国23个省区市共推荐59个候选城市,最终选中11个,入选率约18.6%。
11个城市分别是广东省深圳市、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安徽省铜陵市、山东省威海市、重庆市(主城区)、浙江省绍兴市、海南省三亚市、河南省许昌市、江苏省徐州市、辽宁省盘锦市、青海省西宁市。同时,将河北雄安新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新天津生态城、福建省光泽县、江西省瑞金市作为特例,参照“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一并推动。
试点城市横跨中国南北东西,其中既包括了生态环境佳的深圳,也有曾经污染十分严重的钢城包头。那么,为何选中的是这11个城市?
根据《方案》,“无废城市”的建设试点应是有条件、有基础、且规模适当的城市。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进一步解释,“无废城市”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在筛选试点城市时,首先要考虑国家战略布局,在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规划区域,选择具有代表性、带动作用比较强的城市;其次,要综合考虑东中西部不同区域的产业特点,以及地方政府的积极性等因素,优先选取开展过或正在开展各类固废回收利用试点,并且取得积极成效的城市;再次,就是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中选取基础较好的城市。被选中的这11个试点城市满足这些条件。
“无废城市”如何建
作为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模式,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无废城市”的建设,有其紧迫性。其建设重点在于推进固废源头处理的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填埋量,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化发展。从根本上解决自然资源瓶颈,以及废物处置对稀缺土地资源的占用问题。
在试点城市名单公布后,生态环境部紧接着印发的《“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编制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试点城市需坚持问题导向、统筹协调、责任明晰的原则,梳理当地城市发展基本情况、固体废物管理现状和城市固体废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要从试点城市的发展角度梳理固体废物管理现状;分析试点城市在现有社会经济和管理机制条件下,主要类别固体废物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对照《方案》提出的目标要求,从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实现城市管理与固体废物管理有机融合,最大限度减少固体废物产生、推动资源化利用,保障安全处置防控环境风险的角度,梳理法规标准、政策制度、技术装备、市场经济手段、绩效评价、政绩考核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分析主要原因。
同时,《指南》也明确提出试点任务:要推动区域工业高质量发展与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总量趋零增长;要推动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与主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要推动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与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要推动危险废物全过程规范化管理与全面安全管控;要推动固体废物精细化综合管理与三产发展协同融合。围绕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家庭等不同社会单元,广泛开展“无废城市”理念和措施的宣传推广,不断提高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社会知晓度、公众参与度和满意度,促进形成“无废城市”建设的社会氛围。
关于建设的具体举措方面,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副主任臧文超在采访中强调,在试点阶段,“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应该更加注重补短板。主要围绕理顺城市层面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与循环利用的体制和长效机制下功夫,包括建立部门责任清单,集成国家单项试点可推广应用的制度,探索建立固体废物综合管理制度和技术体系等。
与此同时,业内专家也提出了一些建设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表示,在“无废城市”的先期探索中,要加快解决关键环节中的阻碍要素,比如多头管理的混乱体系,中介、黄牛等扰乱正常市场秩序的因素。
有机构预测,“无废城市”建设的背后与数万亿市场空间挂钩,其收获的社会价值和生态效益将得到充分体现。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李金惠指出,全国每年新增固体废物100多亿吨,快递包装等新业态带来的固体废物问题也不容忽视,部分地区垃圾围城、垃圾遍野已经成为民心之痛、民生之患。目前,我国600多座大中城市中,有2/3陷入垃圾包围之中,1/4没有堆放垃圾的合适场所。而我国城市垃圾产量超过4亿吨,这意味着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潜力非常大。
我国历年堆存的工业固体废物总量达600亿~700亿吨,固废市场成仅次于水务的第二大环保产业。权威预计,我国固废市场规模将从占环保投资总额不到10%增至“十三五”的25%左右。到2030年,中国固废分类资源化利用的产值规模将达到7万亿元~8万亿元,带动4000万个~5000万个就业岗位,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柱和经济增长新动能。
由此可见,“固废”并不是没有经济效益的“废物垃圾”,其对应的是数万亿的环保市场,此次“无废城市”试点城市的确定,势必将开启一场效益环保战,无论是企业招商引进,还是当地城市企业产业升级都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同时,在关注“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同时,“无废城市”建设还将产生很大的社会价值和生态效益。 表示,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将引导全社会减少固体废物产生,提升城市固体废物管理水平,加快解决久拖不决的固体废物污染问题,使提升固体废物综合管理水平与推进城市供给侧改革相衔接,将直接产生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关新闻
- [2019.07.16]我国建筑垃圾处理三论
- [2023.10.12]创新技术,优化管理:南海绿富域无…
- [2023.09.20]营造“无废城市细胞”,共同推动“…